这个“白娘子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貌仙子,而是一位身材魁梧、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,他头戴绣花头饰,身披华丽的白色长袍,手持油纸伞,活脱脱一个“糙汉版”的白娘子,在社火队伍中,这位“糙汉白娘子”的出场,立刻吸引了众多目光。
据社火组织者介绍,这位“糙汉白娘子”是当地一位民间艺人,他凭借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,为今年的社火增添了新的亮点,他的形象与传统白娘子的形象相差甚远,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,一位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道:“这哪是白娘子,分明是个大汉!许仙看了想报警啊!”
关于白娘子的形象,我国民间一直有诸多传说,在传统戏曲、小说中,白娘子通常被描绘为美丽、柔弱的女子,而在新疆社火中,“糙汉白娘子”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形象的颠覆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有专家表示,这其实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创新,在我国民间,社火表演历来注重创新,通过改变传统形象,让艺术更加贴近生活,更具趣味性,尽管“糙汉白娘子”的亮相引发了一些争议,但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新疆社火这一民间艺术,有网友表示:“没想到新疆的社火这么有创意,下次一定要带孩子去看看。”
也有人认为这种颠覆传统形象的做法并不妥当,一位网友评论道:“白娘子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,随意颠覆会让人感到不舒服。”对于这一现象,我们不妨保持宽容的心态,民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,而创新往往伴随着争议,只要我们尊重传统文化,同时敢于尝试,民间艺术就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“糙汉白娘子”,今年的新疆社火还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,如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”、“哪吒闹海”等经典故事,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了社火表演中,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魅力,也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。
尽管新疆社火中的“糙汉白娘子”引发了争议,但它同样让我们看到了民间艺术的创新与活力,在未来的日子里,愿我们的民间艺术能够不断发展,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欢乐与美好,而对于那些关心传统文化的朋友们,不妨走进社火现场,亲身感受这份独特的民间魅力,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,你也会为这样的创新点赞并感叹:“这画面看了真有意思!”
发表评论